富联娱乐
最新动态

你的位置:富联娱乐 > 最新动态 > 1955年授衔前, 叶剑英申请降衔: 我最多是大将, 这是历史的评定

1955年授衔前, 叶剑英申请降衔: 我最多是大将, 这是历史的评定
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21:42    点击次数:71

1955年9月,北京城里热闹非凡。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即将举行的开国大典,人们翘首期盼那些战功赫赫的将领们穿上崭新的军装。可谁能想到,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,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却悄悄递上了一份特殊的申请。

老将请降衔?这事儿可不简单!

新中国成立后,百废待兴。为了表彰在革命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们,中央决定举行开国大典,授予他们相应的军衔。这个消息一出,可把全国上下给激动坏了。

当时的中国,百姓们还处在温饱线上挣扎。能当上将军,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。更别说元帅了,那简直就是平步青云、一步登天啊!

可就在这万众期待的时刻,一个意料之外的小悄然发生了。

功高震主?不,是高风亮节!

这位老将,就是叶剑英。作为开国元勋之一,他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了汗马功劳。从投笔从戎到追随孙中山,再到加入中国共产党,叶剑英的革命生涯可谓跌宕起伏。

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,叶剑英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,多次在危急关头挽狂澜于既倒。无论是南昌起义、长征途中,还是解放战争,处处都有他运筹帷幄的身影。

按理说,这样的功绩,妥妥的元帅级别啊!可叶剑英却主动提出要降低军衔。他给毛主席写了封信,言辞恳切地表示:"我最多就是个大将,这是历史给的评价。"

元帅不好当?这事儿没那么简单!

叶剑英的这一举动,可把中央给难住了。要知道,当时可是好几位高级将领都在争着要当元帅!怎么到叶剑英这儿,反倒要往后退?

其实啊,这里头有门道。叶剑英深知,在革命队伍里,有不少将领都是在前线冲锋陷阵的。相比之下,自己更多是在后方指挥,虽然贡献不小,但总觉得有些愧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友们。

再说了,叶剑英一向是个淡泊名利的人。在他看来,革命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,至于个人的荣誉,倒是无所谓了。

可毛主席却不这么想。在他看来,叶剑英虽然不是冲锋陷阵的猛将,但却是运筹帷幄的帅才。没有他在后方的统筹安排,哪有前线的节节胜利?

一个请降,一个力荐,到底谁能赢?

这下可有意思了。一边是叶剑英坚持要降衔,一边是毛主席坚决不同意。两个倔脾气碰到一起,这戏可怎么唱?

叶剑英心想:我这么做,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多谦虚。而是真觉得,自己的贡献比不上那些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。再说了,咱们搞革命,不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吗?现在刚建国,就搞这么多等级,合适吗?

毛主席则认为:叶剑英啊叶剑英,你这是要把我们的功臣往外推啊!你想,要是连你这样的元勋都不接受元帅军衔,那以后谁还敢接受?这不是给我们的军队制度添乱吗?

就这样,两个人你来我往,争执不下。毛主席甚至亲自给叶剑英打电话,苦口婆心地劝说:"老叶啊,你就别推辞了。咱们革命队伍里,就你最懂得在关键时刻看准要害。这元帅军衔,非你莫属!"

叶剑英听了,心里更加不是滋味。他想起了那些牺牲的战友,想起了那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。在他看来,真正的功臣是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兵和老百姓,自己不过是做了应该做的事罢了。

可毛主席却不依不饶。他对中央军委反复强调:"十大元帅里,必须有叶剑英的名字!"

就这样,在组织的一再坚持下,叶剑英最终还是接受了元帅军衔。不过,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那些默默无闻的英雄们。

这事儿看似是个小,其实折射出了不少问题。

首先,它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。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能够主动放弃荣誉和利益,这份胸怀确实令人敬佩。

其次,它也反映出了建国初期的一些矛盾。一方面,我们要建立一个等级分明的军事体系;另一方面,又要警惕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。这个平衡,确实不好把握。

再者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真正的英雄,不是靠军衔和头衔来定义的。那些默默无闻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,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。

最后,我们也要看到,一个健康的组织,需要有人甘当配角,也需要有人挺身而出。叶剑英的谦逊和毛主席的坚持,其实都是为了国家和军队的长远发展。

这段历史,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。你觉得?



首页| 关于富联娱乐 | 业务范围 | 最新动态 | 联系我们 |

Powered by 富联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